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分卷閱讀27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是除夕下午抵達京城。

方思慎又跟著導遊找到附近一家影印社,打印發給學生的資料和講義。

午飯後,賓館中巴載著京城來採風的師生一行前往黃河岸邊禹門古渡。

老遠便望見一帶混黃的江水奔騰翻滾,最窄處架了一座鋼索橋。那水被兩岸石壁束縛著,猶如旺火灶上一鍋瘋狂沸騰的泥湯,似乎能把鋼索橋都熔化掉。

“黃河黃河,原來真的這麼黃。”一個學生喃喃自語。

汽車就停在橋頭。眾人下車才發現,腳下峭壁離水面至少十幾米。岸邊盡是平頭方崖,層層疊疊,遠看只覺厚重,離近了才發現有多險峻。因為常年被河水沖刷,山崖寸草不生,光滑如鏡,儘管還隔著好幾步距離,也叫人不由自主緊緊抓住護欄,生怕腳下一個出溜,便萬劫不復。

胡老師使勁拍手吆喝,把學生召集攏來,圍成一圈。

學生們展開手裡的資料,聽方老師講解。水聲轟隆,必須放開嗓門吼叫才聽得清楚。

“各位同學,咱們現在站的位置,就是禹門古渡。橋頭有塊石碑,一會兒大家可以去觀察觀察。以這座橋中線為界,這邊屬晉州河津,那邊屬關中韓城。現在請同學們往兩端看,提問,橋為什麼建在這兒?”

馬上有學生回答:“因為這個位置最窄。”

又有人補充:“因為兩邊的山差不多高。”

方思慎點頭:“沒錯。兩岸峭壁夾峙,形如門闕,這就是龍門峽,傳說中鯉魚躍過去能夠變成龍的地方。裡說:‘遷生龍門,耕牧河山之陽。’既然叫做‘門’,自然兩邊都是,那麼太史公究竟生在龍門的哪一邊呢?這就是為什麼,兩千年來,河津與韓城爭奪太史公故里名號,一直爭不明白的原因。”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mobvista.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