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朝為田舍郎 第474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第六百三十六章 郡王大婚(下)

奏疏公文上的“民”字不可信,因為上層的人並不清楚這個“民”究竟代表的是誰。

這個年代的“民”是普遍不識字的,那麼一項政令說是對民有利,改善了民生,為民做主等等,究竟是誰得了利?是那些真正每日耕作的百姓,還是寫奏疏公文的所謂精英階層?

顧青是從一個貧瘠的山村出來的少年,他比誰都清楚“民”的艱難,也比誰都清楚官員所說的“民意”究竟是地方官員自己的訴求,還是真正的為民做主。

大唐國都外,短短數月匯聚近十萬無家可歸的難民,這本身就是當官的恥辱。

好笑的是,長安城上到天子,下到官員,沒人覺得這是恥辱,這不過是陌生人的不幸。他們沉醉在瓊漿歌舞裡,將難民們的不幸當作了談資,連李亨都放棄了賑濟。

真正為這些難民奔走籌糧的人,只有顧青。

凡付出必有回報。

今日顧青大婚,跪拜在路旁恭敬地獻上微薄寒酸的禮物,一無所有的難民所有能拿出來的東西都作為賀禮送給了顧青。

經歷了誤解,唾罵,千夫所指,今日顧青終於得到了他應有的回報。

一支破舊的鐵簪,一個枯草和破布編織成的同心結,一摞山上採集來的新鮮野菜,這些便是難民們的全部。

被難民唾罵,誤解,顧青一直隱忍,從未對難民的誤解做出任何迴應,可顧青並非聖賢,心裡終究是有一點點難過的。直到今日此刻,那些面帶飢色和羞愧的難民跪拜在面前,顧青剎那間所有的委屈難過全都釋然了。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mobvista.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