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第二部 第十二章(總第六十六章)、收服河套1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第二部

第十二章(總第六十六章)、收服河套1

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是中華文明最主要的發源地。歷史上,黃河流域文化以及黃河改道都給人類文明帶來了巨大的影響。

黃河,全長5464公里,流域面積約75萬平方公里,是世界第五大長河,中國第二長河。黃河發源於青藏高原的巴顏喀拉山脈查哈西拉山的扎曲,北麓的卡日曲,和星宿海的約古宗列曲,呈幾字形。自西向東分別流經青海、四川、甘肅、寧夏、內蒙古、陝西、山西、河南及山東9個省自治區,最後流入渤海。黃河中上游以山地為主,中下游以平原、丘陵為主。由於河流中段流經黃土高原,因此夾帶了大量的泥沙,所以黃河也被稱為含沙量最多的河流,每年都會產生十六億噸泥沙,其中十二億噸流入大海,剩下四億噸留在黃河下游,形成了沖積平原。

河套,通常指賀蘭山以東、呂梁山以西、陰山以南、長城以北地區,包括銀川平原(寧夏平原)和鄂爾多斯高原、黃土高原的部分地區,今分別屬於寧夏、內蒙古、陝西。黃河在這裡沿著賀蘭山向北、再由陰山阻擋而向東、後又沿著呂梁山向南,形成了一個巨大的“幾”字形,故稱為河套。河套是中國古代漠南軍事要地,自明朝修築榆林長城後,始稱河套。自古以來就為多民族居住地,戰國屬趙,秦屬九原,漢時分屬上郡、九原、北地等郡。西晉為羌胡地,東晉為匈奴地,在此建國號夏。唐屬關內道,北宋大部分為西夏的河南地,明屬陝西布政使司,清屬鄂爾多斯伊克昭盟。河套西、北、東三面環以黃河,境內黃河水流平穩,兩岸土地肥沃,可耕可牧,灌溉系統發達,盛產良馬,故歷史上有“黃河百害,唯富一套”之說,又有“天下黃河富河套,富了前套富後套”的讚譽,到今天,河套已成“塞外江南”了。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mobvista.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