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第254章 驅虎吞狼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1929年到1946年是好萊塢電影的黃金時代。

二十年代末,由於電影整體技術的進步,這個時候電影開始工業化生產,型別片迅速佔領了市場,特別是音響技術的革命,使得有聲電影取得了跨越式的發展,看電影成為了美國人最主要的娛樂生活。

三十年代的時候,美國每年人均觀影次數達到30次以上,平均每週有8000萬人次會去電影院。這種現象一直持續到二戰以後。後來隨著電視機的普及,好萊塢的電影也逐漸的走向衰落,五十年代末期的時候,平均每週觀影人數已經降到了4000萬人次。那個時代的好萊塢電影,被電視節目吊打。直到喬治-盧卡斯、詹姆斯-卡梅隆、史蒂夫-斯皮爾伯格這一批電影牛人出現,好萊塢電影才重回巔峰。

陳強對於拍電影是一竅不通的,他就像是未來那些有錢沒處花的煤老闆,啥也不懂,就是會砸錢。

好在這個時代投資電影也花不了多少錢。未來那些好萊塢大片,各種特效燒起錢來幾億美金都不夠,而在四十年代,沒有什麼很燒錢的特效,除了演職人員的片酬之外,花費比較大的大概就是電影的膠片了。那個年代的科技畢竟不發達,電影膠片的製作成本很高,賣的也賊貴,一個場景要是演員NG個十幾次,整個劇組都會去心疼浪費掉的膠片。

投資電影這件事情,陳強只需要出錢,其他就交給律師搞定了。好萊塢每年出產那麼多部電影,自然也會吸引很多的投資人,並不是每一個投資人都懂電影的,煤老闆那種也有不少,所以好萊塢有很多吃這碗飯的律師,他們幫助投資人跟製作方談判投資的細節,幫助投資人爭取更多的收益,甚至會監管投資資金的取向,保證投資人的每一分錢都不會浪費。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mobvista.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