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第275章 145、 附錄(二) 上古治水新議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上古發生過一場洪水災害,持續幾十年,堯、舜先後委派共工、鯀和大禹領導治水。戰國時人撰寫的史書《國語》是我國第一部國別史,上起西周穆王二年(公元前990年),下至東周定王十六年,(公元前453年)前後共538年。據傳,《國語》是《左傳》的作者左丘明撰寫的,影響很大。《國語•周語》記述了太子晉勸諫周靈王的一段話,對上古治水有完整地評價,為便於分析,我們不妨轉述並翻譯如下:“昔共工氏棄此道也,虞於湛樂,*失其身,欲壅防百川,墮高堙庳,以害天下。皇天弗福,庶民弗助,禍亂並興共工用滅。其在有虞,有崇伯鯀,播其*心,稱隨共工之過,堯用殛之於羽山。其後伯禹念前之非度,釐改制量,像物天地,比類百則,儀之於民,而度之於群生。共之從孫四嶽佐之,高高下下,疏川導滯,鍾水豐物,封崇九山,決汩九川,陂鄣九澤,豐殖九藪,汩越九原,宅居九墺,合通四海。…皇天嘉之,祚以天下,賜姓曰‘姒’、氏曰‘有夏’謂之能以嘉祉殷富生物也。”

譯文:“過去共工背棄了順其自然的做法,恣意胡為而不能自拔,企圖用堤壩防護百川,並墮毀山陵,墊補窪地,使天下大受其害。上天不佑護他,庶民不幫助他,引起禍亂並起,共工因此而滅亡。到了有虞氏帝舜時,崇伯鯀負責治水,他膽大妄為,重新啟用共工的治水之法,結果又以失敗告終,被帝堯誅之羽山。鯀的兒子伯禹知道前者的做法不妥當,於是改弦易張,取法天地自然之道,遵循萬物固有規律,充分考慮民眾的利益,又儘量顧及眾生的生息。共工的從孫四嶽幫助他,順應地勢高低,疏浚江河,清除淤塞,儲水於窪地以利萬物繁衍,封祭九山以壯江山社稷,開通九條河道,給九個湖泊築堤圍壩、養殖水產,平整了九州平原、令民安居樂業,開通道路使四海通暢。…上天嘉獎禹,讓他統治天下,賜姓曰姒,稱有夏氏,謂其洪福齊天,可為眾生帶來殷實和昌盛。”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mobvista.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