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311花生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瀟睿在一旁認真記著,整理成冊。

黃山甲等人則悄悄打量陳楚生,似乎是想從他的臉上看出些什麼東西。

陳楚生倒是鎮定,不悲不喜,頭髮梳得一絲不苟,穩如泰山。

“陳老,你來說說驪山的屯田情況。”等到英布結束了彙報,黃賀說道。

陳楚生趕忙起身,手裡捧著一本冊子,“回稟大仙,我驪山自推廣小麥、玉米、馬鈴薯種子以來,糧食產量獲得大豐收,引得周圍郡縣百姓紛紛投靠,只這半年,便有近十萬百姓入我驪山籍貫。”

“附近的嶢關、豊縣、阿房、芷陽、鄭縣縣令都向咱們遞來了橄欖枝,只要大仙下令,他們立馬併入我們驪山。”

“自古關中就是富饒之地,乃天下糧倉,人多、地多、糧食多,即便如此,也還有大批的荒地沒有開採,下官已經擬好計劃,一旦這些縣城併入,立馬組織農夫開荒種地,不出一年,就又是一大片的良田啊。”

黃賀點點頭:“民為邦本,本固邦寧。糧食就是老百姓的生存根基,所謂根基不牢,地動山搖。”

“土地是糧食生產的根子,要強化每個縣的責任,完善土地監管機制。”

“洪範八政,食為政首。”

“我們不要只盯著驪山這個基本盤,同時還要著眼整個秦國。秦國有三千多萬的老百姓,但是這些老百姓是否都能吃上飯?這是一個值得商榷的問題。”

“當前我們驪山的耕地、糧食產量還算充足,那也只不過是因為年景好,一旦遇上天災人禍,糧食歉收,咱們驪山難道就能置身事外?在當前秦國未滅、郡縣百姓起義的影響和衝擊下,捍衛已經開墾的土地,開發良田,是現階段的關鍵性任務。”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mobvista.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