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獨立電影人_分節閱讀_62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配光師的名字叫HunterHunt,乍聽上去有點兒怪,然而卻是澳大利亞十分有名的配光師,在這一行已經幹了三十年了,出身世家。澳洲公司非常專業,並不會看人下菜,沒有因為謝蘭生是18流導演就分給他新手剪輯新手配光。

正常來說,電影洗印需要經過五個步驟:底片沖洗、底片剪接、配光、印片、正片沖洗。沖印廠用底片洗片機讓底片顯現負像,再做剪輯,而後配光,接著根據配光師的印片要求印出正像。

因此,配光也是電影后期很重要的一項工作,配光師的英文叫“Timer”。電影拍攝、膠片沖洗的過程中總會遇到一些不確定的因素,比如曝光多了一點少了一點,或者藥水多了一點少了一點,而對這些問題後期都要儘可能地修正、彌補。即使導演非常幸運,拍攝沖洗都沒問題,他也無法輕易保證整部影片顏色統一,因為,即便兩本膠片出自同一廠家同一型號,批次軸號、儲存條件的不同也會導致最終畫面呈現效果的不同,會有偏色。如果導演在他拍攝某一場時換過膠片,那觀眾們就會發現,雖然有同樣的背景以及同樣的演員,然而影片的顏色卻“chua”地一下就變了!出於這個原因,Timer們會在配光燈箱上拿色片或者灰片一個鏡頭一個鏡頭地做疊加以及調整,在達到了目的以後記錄光號等等資料,再製定好每一張的印片條件、沖洗條件,這樣,用印片機翻正像時,後期人員就能根據Timer的指揮調整光譜,使影片的顏色一致了。另外,一部電影的導演也肯定會有創作意圖,配光師們就會根據導演要求渲染氛圍。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mobvista.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