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第70章 排隊槍斃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黃得功所擺出的陣形幾乎如出一轍。

前面是刀牌手,後面是三排火槍手,再是三排長矛手。

只不過火槍手採取的是大間隔隊形,密度只有刀牌手和長矛手的一半不到。

這樣遇到有危險時,長矛手也能及時上前,替代火槍手形成密集的長矛方陣。

高第的降軍總共三千,火槍手大概有千餘人,黃得功的明軍約四千人,三排火槍手加起來也同樣只有一千人左右。

再就是明軍兩翼以及身後還有少量的車營兵。

其實,無論是黃得功所率領的明軍,還是高第的降軍,都發端於戚家兵,或者說明末清初整個時代的步兵戰術都發端於戚家軍。

戚家軍的戰法影響了整整一個時代。

戚家軍最為人所熟知的就是鴛鴦陣。

隊長,兩名刀牌手,兩名狼筅手,四名長矛手,兩名钂鈀手加一個火兵,後來狼筅手換成火槍手,數量也從兩個增加到四個。

但是實際上,這一戰法極為複雜。

在南方複雜地形對付倭寇往往有奇效。

但是到了北方戰場與蒙古、建奴的大兵團作戰,鴛鴦陣就反而成了累贅,因此戚繼光就對其進行了簡化,並引入車營。

引入車營之後的戚家軍就成了真正的火器部隊。

不光火繩槍佔比大大增加,還裝備了大量火炮。

此後戚家軍的戰術就成了足糧足餉、槍炮糊臉。

遇到蒙古騎兵或者建奴時,先以戰車結防禦陣,蒙古騎兵或者建奴進攻,就以車載大炮以及火繩槍糊臉,等到蒙古騎兵或者建奴不支潰敗,最後出動騎兵收割人頭,這一套戰術在東亞戰場上可以說是屢試不爽。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mobvista.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