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式微式微(四)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大魏朝開科舉,迄今不過十數餘年。在閉塞些的州縣,許多人還視之為新鮮事物,只聞其名,而不知其全貌。

程儉的母親楊蕙,能謀善斷,兼有遠見卓識。甫一得知天子下詔,稱“閭閻秀異之士,鄉曲博雅之儒,亦可隨其器能,擢以不次”,便設法與本家交通,讓程儉和楊氏子弟成為了同窗。

也正是在楊家,年幼的程儉初次懂得,門第之分、家世之別,可以如泰山壓頂一般,迫得人喘不過氣來。

是一向堅強的母親低聲細語的懇求;

是心照不宣的冷待和忽視;

是陰暗處的竊竊私語和惡意中傷。

程儉對楊家的不喜,大抵就在那時釀成。

科考新開,雖為寒門書生創造一條出路,但世胄躡於高位、英俊沉於下僚的局面,仍然沒有即刻轉變。上至中樞、下至地方,泰半為察舉和門蔭出身的官員把持。同樣是考試,如何考、如何決定等次,根據主事者的意圖,便有很多操作餘地。

程儉十六歲那年,第一回參加鄉試,遇到的就是這般窘境。

他自小受張羨釣教導,加之經歷使然,所學側重於經濟、律令等實務,尤不擅長寫華豔靡麗的詩賦。

偏他赴考那一年,詩文的考核比重大大增加,時務策的比重相應縮水,慣例的五道題目只考了一道。

詩歌也就罷了。程儉常年替人寫訴狀,自認文章水平要比詩歌高過一籌,固執地不願練習四六體駢文。結果自然是名落孫山,還得了個“文采欠佳”的評語。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mobvista.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