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第三十三節(上)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go-->

中南海,懷仁堂。

“你是說你想每年捐給國家1000億人民幣的教育經費?”汪增益主席笑著看了看我,手裡仍然是那副老樣子,一成不變地夾著一支似乎永遠都停留在那裡的香菸。

(本書首發於起點)

我點了點頭……

“你的想法很不錯,我也很欣賞。”彈了彈菸灰,主席繼續說:“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人會和錢過不去,你也不要告訴我是你覺得錢太多了花不完。呵呵!能告訴我這其中的理由嗎?”

“理由?還需要理由嗎?”我暗自琢磨著:“昨天發生的事應該就是最好的理由了。”想到這裡我不由得把昨天看到、聽到和想到的事情一股腦地全都說了出來。

主席聽的很仔細,也很認真。老於城府的臉上絲毫看不出任何表情,仍舊一口接一口慢慢吸著手上逐漸變短的香菸。

聽完我的述說。良久,他才站了起來,踱步到窗前,望著外面靜溢的池水,慢慢地說:“自古以來,我們的國家產業結構就一直以農業為主,農民的數量佔據了國家總人口的百分之七十以上。加上近代中國屢次被西方國家壓榨和掠奪,使得我們的大量金錢和國家必須的發展物資外流。所以,對於教育,可以說幾百年以來,中國就根本沒有形成一個完備的制度體系。新中國建立伊始,我們填補了教育這一項空白,也形成了我們自己獨特的教育體系。雖然,和西方國家相比還很稚嫩,但這畢竟是我們自己完全白手起家的結果。從建國初期的五十年代開始,直至現在,每一個不同的時代對於每一代人的影響都不一樣。教育也是如此,從剛開始簡單的仿蘇聯教育制度,到現在的全方位教育制度改革。我們都在學習,都在摸索。教育是為國家服務的,是最基本的國家機器建設基礎之一。我們的教育可以教會一個人科技、文化等方面的種種知識和技能,但是社會卻是一個比學校更廣闊,影響力更大的區域。小趙你想的實在是太簡單了,如果能夠以簡單的教育改革就可以對一個國家人民的基本觀念進行更改的話。我們早就這樣做了。可是不行啊!社會在發展,人的觀念也在發展。從四、五十年代人們心裡淳樸的社會觀念到今天頹迷的社會風氣,這中間經歷了多少變化?這些東西已經根深蒂固地在人們心裡紮下根了。但是,對此我們也並不是沒有辦法,想要改造這一切,需要我們的黨,需要我的國家,需要我們的人民一起努力而不是僅僅靠個人的力量就能達到理想的境界。像你所說的那件事情,我聽了也很憤怒。那麼多的人圍觀,那麼多的人在現場,卻沒有任何一個人會對之伸出援手。你說他們當中難道就沒有一個人有過想救他的念頭嗎?肯定有。但是為什麼他就是不敢出手?害怕?恐懼?還是中國人自古以來就提倡的中庸之道的影響,寧願甘當中立者?其實這幾種情況都有。這已經不是教育改革就可以解決的問題,這需要幾代,甚至幾十代人的努力啊!這也就是為什麼我們一直在提倡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的主張。領袖和英雄其實對普通民眾的影響力是最大的。當然,英雄的概念可以淡化成一個個對社會發展起積極作用的人,也可以理解為在某一個區域對民眾有號召力和影響力的人物。勞動模範、先進工作者、商界鉅子、科學家、作家甚至各種演藝明星都可以歸結於這個範疇。因為他們不同於普通人,他們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為普通人所關注和模仿。換句話說,他們才是對社會影響力最大的人。”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mobvista.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