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第六十八章 父慈子孝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go-->夏國能在百年未有的歷史大變局之中左右逢源,並在關鍵時刻“換船”,李乾順這個掌舵人功不可沒。

其人十六歲親政後,對內掃除大、小梁氏三十餘年攝政專權的歷史積弊,對外擋住遼、宋、金、同等國的交相侵襲,看風向把大局的能力相當了得。

去年,教主道君皇帝急於擺脫獨抗大同的不利局面而多次派使拉攏夏國。

兩國秘密接觸之後,大宋就先後兩次資助夏國錢糧物資,可謂誠意十足。

趙佶只求夏國趕緊反水大同,以為大宋分擔同軍南下的壓力。

李乾順卻始終不表態,既不同意夏國與大宋達成同盟關係,更不可能給後者留下任何文書資料而給宗主國大同遞上反叛的把柄。

但其人也不中斷秘密談判,始終吊著趙佶。

徐澤釋出《討宋檄文》後,趙佶一面準備禪位跑路,一面又向夏國派出使者,催促後者勿忘唇亡齒寒的古訓,趕緊出兵牽制大同。

李乾順仍是按兵不動,直到同軍第四軍部分兵馬南下,河東路防務力量有所削弱後,

其人才以防盜之類的藉口暫時關閉邊境榷場,限制大同商人離境,並增加邊境軍隊巡邏密度,營造大戰將起的氛圍。

不過,直到此時,李乾順仍沒有暴露夏國的軍事行動傾向,也沒有徵召其國內的各部兵馬。

其人的本意是先小心試探大同帝國的反應,再根據戰局變化決定夏國的軍事策略。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mobvista.cc

(>人<;)